文/李妙 张小旺 编辑/九月
家装行业曾被称作是互联网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之一。
传统家装价格不透明、工期漫长、流程冗杂,而互联网家装整合产业链、透明化和标准化的方式触碰到了市场存在的痛点。嗅觉敏锐的资本随即蜂拥而至,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仅在2015年,行业融资数就达123笔。
但3年之后,行业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成果。据亿邦动力发布的《2018年中国家居健康消费白皮书》显示,2018年互联网家装在行业中的渗透率不到6%,洗牌期来临,互联网家装也经历了一次阵痛。
互联网家装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
低渗透率的另一个信号是,行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在整个产业链还有大片空白区域的时期,天猫家装捡起了这块硬骨头。
曾经备受瞩目的互联网家装平台只是触及到了家装行业的一个小角落——将线下装修公司搬到线上。但在家装市场,还有庞大的开垦空间,天猫家装要做的,是重塑整个家装行业生态。
从去年年底开始进行小范围试点,天猫家装的步伐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在天猫家装内部,成立了重点项目——ihome,主要做3D建模的底层架构,帮助线下家居品牌进行货品和场景的数字化升级、线上线下融合转型。今年5月,家装内容种草社区“躺平”App上线,同时在手淘可直接搜索同名小程序,这是在线上购买场景上的举措,为用户打造设计师接入的场景化购物体验。
“我们想做一些颠覆行业的事情。”天猫家装行业总经理风弛告诉锌财经。“纯线上或纯线下都不能解决现在家装行业的问题,线上线下融合,是家装的未来,也是出路。”
天猫家装行业总经理风弛
“装修行业的水太深了”,在线下装修公司逛了三个月之后,林晴感叹道。
去年年底,她开始给自己的新房装修,但她发现,线下价格并不透明,承诺减免设计师费用但却会在其他地方增加更多隐形消费,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设计风格千篇一律,所以开始装修的时候就没有考虑线下了。”
在网上挑选建材家具,设计师给出装修方案,一键下单,这种家装方式正在成为流行。
线上和线下之间,价格是最为明显的一道分界线。家装行业的线下价格整体高于线上,作为天猫躺平的用户,王晴发现,板材方面,线上线下的价格差距是30% ~40%,同一个品牌的相同款式,只是线上型号不同,价格差别却近50%。
在天猫躺平平台上,用户可以根据既有的装修方案一键下单,配送到家,同时可以和设计师沟通,免费进行方案设计。最终,只花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王晴给自己60多平米的小居室,装成了一套收纳功能突出的简约日式风。
天猫躺平,用户线上一键下单
躺平是天猫家装面向消费者的第一个大动作。它不仅是一个内容平台,也是一个购买场景,改变的是传统的线下装修采购方式,消费者可以通过3D场景导购系统,看到不同商品组合在一起的装修3D模型,从而进行一键购买。
消费者装修习惯的重塑并不难,而这块硬骨头当中最难啃的部分是对线下品牌的改造升级。
传统家装的互联网化步伐之所以进行缓慢,是它的先天属性决定的。“这是一个非常重线下体验的行业,且非标品性质非常重,因此对互联网而言并没有那么亲切,触网的阶段和速度也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风弛告诉锌财经。“我们跟品牌方、行业端、工厂、产业带以及消费者都做了很长时间的沟通,希望能用我们的能力,去做一些底层改造。”
在这场变革当中,购物场景的改造被排在了首位。在这一层,改变的是传统以商品为核心的销售逻辑。
推荐阅读:旗龙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